(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农业云平台。 张俊 摄
中新网安徽芜湖6月3日电 (记者 张俊)“我们整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043亩土地,平时只需要4名工作人员就能完成田地的全部管理。”6月2日,籍延宝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介绍中联峨桥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时说。
安徽是农业大省,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一道“难题”。籍延宝是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研究院院长助理,从事智慧农业研究多年。他告诉记者,2016年,该公司流转2043亩土地,开展智慧农业研究和探索。
经过7年的改造,基地已完成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籍延宝告诉记者,不同于传统农业方式,基地引入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水稻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智慧农业赋能的水稻全程标准化种植。
农田中建设的自动灌溉设备。 张俊 摄
“我们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收集水稻的各种数据,通过各类模型对全流程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对农场进行远程管理,不仅提高了自然灾害、病虫害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还提高了稻米产量、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籍延宝说。
经过六年的试点探索,该项目诸项创新已初见成效。籍延宝说,近年来,基地的稻米都喜获丰收,并具有品质佳、产量高、成本低、收益高等特点,这也标志着智慧农业已经从实验室走进了田间地头。
未来,芜湖智慧稻米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在全国4亿多亩稻田推广,而且还可应用到小麦、玉米、大豆等大田粮油作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数字技术革命,可以从根本上解放劳动生产力、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安徽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贡献“芜湖经验”。
据统计,2022年,智慧芜湖大米示范基地已扩增到100个,总面积达15万亩。到2025年,芜湖计划建成覆盖全市30万亩核心区的数字水稻种植基地。(完)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