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常见手法是什么?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陷阱?6月15日,2023年广西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在南宁举行,活动以“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旨在提高人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积极营造自觉远离、主动举报非法集资的浓厚氛围。活动现场,通过发放资料、展板展示、现场解答等多种方式,向现场群众讲解非法集资活动的危害,并普及防范养老诈骗、扫黑除恶、电信诈骗等方面的知识。
每年6月是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确定的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据悉,在为期一个月时间里,广西各地市相关部门、各银行保险机构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强化风险提示,揭示涉非骗局,推进案例警示,普及金融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升级。犯罪分子从以往的商品营销、资源开发、种植养殖等“实体经济”领域向理财、私募、众筹、期权等“资本运作”领域转移,常打着金融创新、网络借贷、“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爱心慈善”等幌子非法集资,并与传销活动大幅交织。
市民踊跃参与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
“画饼、造势、吸金、跑路,这是典型非法集资活动‘四部曲’。”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的市民详细介绍了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常见套路和风险防范提示等“干货”。为了让市民擦亮双眼,活动现场包括金融办、公安、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局、民政局、信访局在内的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驻邕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还通过近期身边的真实案例耐心地和市民分析非法集资骗局,引导市民群众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工作人员提醒,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是非法集资的四个常见手法。
据悉,下一步广西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协同南宁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继续加强“线下+线上”的宣传模式,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投放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广告、提高“南宁处非专线”微信公众号宣传频率等,整合金融机构、行业监管、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各类宣传资源,通过形式各样的宣传方式,提升互动性和参与感,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