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6日讯(记者 刘潇潇 韩肖)4月25-27日,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在谈到“未来食品”话题时表示,对于未来食品,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组织都在进行探索与实践。主要内容还是围绕“食物供给与质量”“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三个方面开展。
陈坚介绍称,目前有关“未来食品”的研究,涉及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纳米技术等,趋势是食品技术(FT)、生物技术(BT)和信息技术(IT)相融合实现高技术产业。
在早些时候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坚曾指出,食品生物技术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分支,既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原辅料制备、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囊括了食品发酵和酿造等传统生物转化过程。生物反应工程、合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等诸多前沿生物技术,对现代食品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食品加工过程中运用生物技术,对生产、运输、制造和储存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能够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同时提升加工效率。
X 关闭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
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记者吴长锋)8日...
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2月8日,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佳星)记...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
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
2月2日,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刘...
“前方道路遭‘敌’破坏,车辆无法通过。...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